河南南陽作為醫圣張仲景故里和中醫祖庭醫圣祠所在地,“十四五”時期將如何弘揚中醫藥文化,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6月7日,南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喜雨在河南省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此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張喜雨表示,南陽是中醫藥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仲景文化是南陽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醫藥文化。“十四五”時期南陽將從三個方面加強中醫藥的發展。
擦亮仲景品牌。一是要以醫圣祠為核心,啟動實施醫圣祠文化園暨張仲景中醫藥博物院項目,加快建設藏方閣、仲景書院、國醫館等標志性建筑,面向世界建成中醫藥文化地標,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二是打響仲景品牌。持續加強仲景文化的品牌提升,繼續辦好張仲景醫藥文化節、仲景論壇、仲景書院,不斷提升仲景中醫藥文化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
厚植中醫優勢。一是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為抓手,實施好名醫、名科、名院“三名”工程,使全市三甲中醫院達到3家,所有縣級中醫院創建為二甲,擇優建設1至2家縣級三級中醫院,全面提升醫圣故里中醫藥服務能力。二是依托南陽市中醫院新院,聯合國家一流中醫醫療機構,將南陽市打造為醫療水平一流、輻射豫鄂陜毗鄰周邊區域的中醫區域醫療中心。三是大力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加強中醫藥高等院校建設,全力推動恢復重建張仲景國醫大學工作,切實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做強健康產業。一要以建設張仲景健康城為載體,打造全國中醫藥名都;圍繞打造“世界艾鄉”的目標,壯大“八大宛藥”品牌,真正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同時,以宛西制藥、福森藥業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以中醫藥特色小鎮、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中藥材物流基地等為支撐,深入推進道地藥材科學化、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加快中藥新藥研發,力爭到2025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20萬畝,建成30個高標準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10個“定制藥園”,全市中醫藥產業年產值達到1000億元。
編輯:林 海
初審:顧世創
終審:畢曉峰